文 | 梁建
随着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一季报业绩预告也开始浮出水面,由于疫情的影响,一些医药企业一季度业绩增速比较明显。
例如阳普医疗近期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称,预计实现净利润为992.51万元—1127.85万元,同比增长120.00%—150.00%。公司表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公司全自动脱盖机、核酸检测采血管、样本保存液、拭子、口罩等疫情相关产品的销售金额预计比去年同期增加约5200万元。
乐心医疗也公告称,一季度预盈468.64万元—542.64万元,同比增长90%—120%。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针对运动健康、慢病管理等领域为广大客户提供健康IoT与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行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此外,同和药业近期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预告净利同比增长120%—150%。公司表示,2020年一季度业绩增长较高除因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外,主要原因是公司历年努力拓展高端市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工艺等工作成效得到显现,及公司2月中旬已全面复工复产,较快摆脱了疫情影响。
除了上述几家企业公布的一季报之外,根据此前新浪医药的统计数据,去年,整个A股市场,医药企业整体呈现出企业盈利多亏损少的状态,其中盈利的企业主要有九安医疗、蓝帆医疗、乐普医疗、智飞生物、长春高新、海思科、金域医学等,这些企业去年的利润增长都超过了50%。
可以看出,整个医药行业从去年以来一直处于缓慢的复苏阶段,从政策方面来看,由于去年的医保谈判和药品集中采购等相关政策的落实推进,一些药品生产企业也从之前重销售的发展模式转为重研发,官方以政策倒逼企业进行自我革新,这也是去年很多企业收入下降反而利润有所增长的原因之一。
去年药企发展较为顺利
就去年而言,整个医药行业政策发展波澜壮阔,从4+7集采、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到医保目录等一系列政策调整,在过去一年不断推动着行业的发展变革。
虽然从总体趋势上看来,对比2017年行业仍旧处于下降趋势,不过相对而言,相较于2018年中国医药行业一些列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在去年到算得上是近几年来比较平稳的一个年份。
如此平顺的一年对于一些致力于新药研发的企业来说是一件时间上的利好,在去年一整年创新也被推崇至行业发展的最高共识,毫无疑问,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将受到资本的追捧。
就目前内地的一些新型生物药企给出的数据来看,也能够佐证上述的说法,例如根据在科创板挂牌的企业来看,有近八成的企业实现业绩增长,而在生物药企方面,这一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
这些挂牌的企业中,生物药企特宝生物的去年业绩的增速最高,2019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62.7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29.39万元,同比增长301.76%。
特宝生物谈到的原因是:生物医药行业销售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因2018年公司派格宾仍处于新药推广期,销售尚未达预期,2019年特宝生物不断完善营销网络,主要产品在相关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随着乙肝临床治愈科学证据的不断积累,派格宾销售大幅增长;公司主营产品的毛利率水平较高等。
而在其他挂牌生物创新企业方面,诸如百奥泰和微芯生物的业绩继续维持亏损的状态,但是相对往年,亏损金额已经大幅缩减。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微芯生物早先公布的数据,在2016和2017年两年间,该公司的销售费用一直高于研发费用,然而,其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均低于销售费用,分别为4316.05万元、3989.41万元。就这个变化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的现象。
从上述企业的业绩分析可以看出的是,由于2019年官方一些列积极政策的推动落实,中国药企们也开始有意逐步走出销售重于研发的老路子,虽然这一条路将颇为难走。
2020年要继续随波逐流
2020年国内各家药企应该如何利用官方这股鼓励创新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壮大自己,这对于刚刚开年的中国来说,几乎成了一场玄学,不过对于中国药企而言却成了一项不需要证明的真命题。
2020刚来不久,华夏大地上新冠肺炎也跟随脚步肆虐而来,禁足多日后,2020年股票开市第一天,多数股票纷纷大幅跌停,却唯独医药等几个行业不动如山。
这也印证了医药制造业对于国家民生与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所以至少对于医药行业而言,或许在2020年反而有更多投资者意识到“医药制造业”那必不可少的重要性,毕竟资本市场虽瞬息万变,不变的却是万万亿人民百姓的需要。
在这一场疫情中,医药行业的重要性可以说人尽皆知,因而在3月5日,官方也就发布了医药行业史无前例的重量级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央有关决策层也在这场疫情中看到了医药企业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再加上去年进行的一些列关于医保支付,带量代购等政策的落实推进,也让官方看到了新政推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在本月出台心底的指导意见也显得顺理成章。
而对于医药企业尤其是有意将自家产品进行医保谈判的企业来说,整个2020年恐怕都逃不过上述文件的指导,所以对于这些药企而言,今年的业绩也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文件如何落地执行。
注:关于具体分析请看新浪医药过往文章。(医保目录调整权力回收 一票制范围扩大!中央如何规划医保改革蓝图?)
任何行业都需读懂政策
但是官方对于该文件的态度到底如何?目前已经有权威人士进行了相关解读。
日前,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在《求是》杂志发文,对落实中央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进行部署,明确提出了4点改革安排。
在这篇文章中,胡静林直截了当地指出,“长期以来,医保药品目录内安全无效的‘神药’盛行,‘只进不出’,影响群众获得优质药品服务。将大量“神药”调出目录的同时把不少好药纳入医保,实现了结构优化。健全目录动态调整机制,让群众用上更多质量更高、价格较低的药品。”
可以看到的是,一些类似于中药注射剂等中国特色药物的使用将继续维持高压态势,其对于医保资金的占用这一现象也将一去不复返。
胡静林还在文章中点出了官方对于带量采购的看法。其主要观点便是持续推进集中带量采购。他在文章中这样表述,集中带量采购直击虚高药价的软肋,实现降低药品价格、提高用药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等多重效应。更重要的是,集中带量采购在为医保减负增效的同时,为规范医疗行为、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创造了条件。
胡静林更进一步点名了药品集中采购的目的,官方有意以集中带量采购这个“小切口”,可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这项“大改革”。
毫不讳言,中国市场不管是医药领域、食品消费领域还是房地产领域,皆处于政策市场,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的中国,企业如若想要在业绩上更进一步,就必须了解政策、读懂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比对手们更早一步了解行业的风向,从而占据领先地位,这不仅仅是对于医药企业而言。
*声明:本文由入驻新浪医药新闻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医药新闻立场。